離職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只有具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況下,才有經濟補償金。即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案例一
小亞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記者,那是家今年快被關停并轉的行業報紙,她也面臨了下崗的危機。
但是,她的合同還沒有履行完,合同的賠款也是2萬。小水還是動了離開報社之心,她的策略是到曾經實習過的一家報社再次當實習生。
當然,她成功了,卻也面臨著原單位說她悔約要求賠款的局面。幾經糾纏,她以3000元了事。
案例二
工作了四年多,茵才知道自己工作的單位居然一直沒有給自己加保險金。她告訴筆者,當她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驚呆了。當機立斷地要離開這家沒有信譽的公司。通過幾場耗費精力的官司,她得到了她的保險費,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
但是這些朋友都犯了個錯誤,以為不用賠錢或者取得損失就可以了,其實,在這里,不僅可以不賠錢,還有可能得到賠償。
那么,補償金究竟可以拿多少呢
這要看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長短。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單位便應支付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收入的補償金,但一般不超過12個月;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
勞動保障部門還對月工資收入作了具體解釋:它是按該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實得工資性收入計算出來的。如果算下來月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規定的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但是,也有些員工的月工資收入是難以準確計算出來的,例如有些單位與職工采用承包經營方式,每月上繳一定費用后,其余全部歸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可以協商確定經濟補償金。如果協商不成,則應按同期該單位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收入計算。如果連這個單位的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也算不清,那就應該按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月工資收入標準來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