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胎兒身體的,一般不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但倘若行為人故意使用藥物或者其他器具傷害胎兒,旨在使該胎兒出生后成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或者造成缺乏四肢等嚴重殘疾,事實上也造成這種傷害的(以下簡稱胎兒傷害),應(yīng)當如何處理由于故意傷害罪的對象是他“人”的身體,而胎兒不是人,傷害胎兒的行為不符合傷害“他人”的要件,故認定為故意傷害罪還存在障礙。然而,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認定為犯罪,也有悖于刑法保護法益的目的。因此,在國外刑法理論上呈現(xiàn)形形色色的學說。有罪說包括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yīng)將上述行為認定為對出生后的“人”的傷害。因為“胎兒何時成為人”屬行為對象的時期問題,而對其生命、身體的“侵害行為何時可能成立殺人罪、傷害罪”乃行為的時期問題,二者并非同一議題。第二種觀點認為,上述行為屬于對母體的傷害。無罪說認為,故意傷害罪的對象是“人”,將傷害胎兒的行為認定為傷害他人,屬于不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有違反罪刑法定原則之嫌。張明楷教授認為,胎兒傷害導致的是出生后的“人”的傷害,嚴重侵犯了出生后的“人”的法益,具有處罰的必要性;但是,只有論證了“著手傷害時存在人”,才不致違反罪刑法定原則。要論證這一點,就必須從規(guī)范意義上理解和認定著手。著手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緊迫危險性的行為,當行為人實施胎兒傷害的自然行為時,由于該行為對“人”的傷害的危險并不緊迫,因而還只是一種預備行為;而當胎兒出生為“人”時,對“人”的傷害的危險便迫切,隨之導致了對“人”的傷害結(jié)果。即將傷害的身體動作時期與傷害的著手時期作分離的考察:行為人在實施胎兒傷害的行為時,由于傷害“人”的身體的危險還并不緊迫,尚不是傷害的著手;但胎兒出生為人時,便使先前的胎兒傷害行為現(xiàn)實化為對“人”的傷害行為,因而才存在傷害行為的著手;于是,行為人在著手時便存在作為傷害罪對象的“人”。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對抗環(huán)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遭受家庭暴力 應(yīng)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小區(qū)內(nèi)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實習協(xié)議有效力嗎
2021-02-17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yè)限制義務(wù)
2021-03-19競業(yè)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產(chǎn)品責任案件中生產(chǎn)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guī)
2021-01-26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