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嗎
不作為也可能會構成犯罪。
在我國刑法體系中,有很多不作為犯罪的類型。有的人有了違法犯罪行為還不自知,其中有以下3種是很常見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犯的,一定要注意:
1、遺棄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比如說遺棄年幼的子女,遺棄年邁的父母;遺棄并不僅僅是說要把那些應扶養的對象趕出家門,有扶養義務而未盡到義務的即是遺棄罪。根據《刑法》第261條規定,遺棄罪可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也就是說在法院作出判決或裁定后,被執行人有執行的能力但拒絕執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的行為,這種事情在惡意欠薪、欠錢不還等案件中出現的比較多。根據我國《刑法》第313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玩忽職守罪。玩忽職守是典型的不作為犯罪,是應為而不為,是職責所在卻未履行。一起事故的發生,可能包含了很多環節的失誤,但并不是每一個失誤都屬于玩忽職守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則不屬于玩忽職守罪,主觀故意指的是行為而非結果。舉個例子,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擅自離崗外出聚會,在此期間發生了火災,最終釀成重大事故,雖然火災事故不是行為人故意的,但這樣的嚴重結果確是由于行為人擅自離崗造成的。
二、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刑法上的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不作為犯罪成立的前提條件。
2、行為人能履行特定義務而未履行。“能履行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即行為人能采取措施,并且此措施可能防止結果發生。
3、由于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而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結果。這是不作為行為達到犯罪程度的客觀標志。換句話說,就是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可以避免結果發生時,不作為才可能成立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不作為也可能會構成犯罪,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公司合同法律顧問一般工資多少
2021-01-09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