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導致職工自殺能不能視為因公死亡
賈某工作時被重物砸到頭部,經治療出院后經常頭暈目眩,惡心失眠,醫院診斷為腦震蕩,之后不久就自殺身亡。尸檢認為是腦震蕩引發的病變,以致情緒抑郁自殺身亡。
賈某的親屬找到當地人保局申請工傷認定,該機構只對賈某因工頭部受傷認定為工傷,針對自殺死亡不認定為因公死亡。于是,其親屬向法律人士咨詢,賈某因工受傷后導致的自殺性死亡能否被認定為因公死亡?
法律人士表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規定,因犯罪或違反治安管理規定而死亡的、因醉酒導致傷亡的、自殘或自殺的不予認定工傷。可見工傷認定的范圍只包括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情形。但條例沒有對自殘或自殺的原因或情形作出具體規定,條例中“自殺”的理解應當是非因工作原因或工作事故導致的自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規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因此,本案中因工傷導致的精神抑郁自殺性死亡,屬于工傷后果的擴大,應當被認定為因公死亡。這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保障因工遭受事故傷害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的立法目的。
二、工傷死亡有哪些賠償項目
工傷死亡賠償在《工傷保險條例》中第三十七條有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三、工傷死亡賠償應歸誰所有
勞動者如果參加了工傷保險,因工傷亡后保險公司會支付保險金,如果沒有購買工傷保險,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用人單位也必須支付賠償金。兩種賠償金因為性質不同,其處理也差異較大。
按照保險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在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時,指定了受益人,比如其配偶或者父母、子女,職工因工死亡后的保險金,即由受益人獲得。但是,保險法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指定保險受益人,必須獲得被保險人即職工的同意,否則指定無效。
《保險法》明確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工傷導致職工自殺能不能視為因公死亡”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如果自殺是由于工傷的原因造成的,依據工傷保險管理條例的規定,可以認定為因公死亡。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