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死亡怎么處罰
根據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有下列情形,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因此,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認定
1、因逃逸致死的對象必須是行為人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負有及時救助的義務,該義務是由于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這一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致傷的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處于危險狀態下而產生的義務,肇事者有能力實施救助而不實施救助行為致受傷的人發生了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對受傷人員死亡的結果持過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受害人死亡結果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失的主觀罪過形式是對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關鍵。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實施對受害人的救助行為會發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將被害人帶離現場而逃逸,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心理態度,則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有兩種情況:
(1)行為人肇事行為致受害人受傷,但傷情不致引起死亡結果,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原因的介入引起受害人死亡的結果,這一結果與逃逸行為沒有直接的必然因果關系,對肇事者只能按刑法133條規定的第一個量刑幅度處罰。
(2)如果肇事者的行為使受害人傷勢嚴重,若不及時救助,就會發生死亡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介入的原因導致受害人死亡的結果發生,即肇事行為與肇事者逃逸行為是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介入的原因只是死亡結果發生過程中的一個條件時,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
肇事逃逸不僅僅是受到法律上刑事處罰,在很多時候會受到內心的煎熬,畢竟受害人是因為自己沒有救人而死亡的,就是間接殺人。即便是找全世界最好的律師也沒有什么用,這個事情在法律是站不住腳的。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是先做人后做事。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2021-02-16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