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道路上肇事后被發現有人員的傷亡肯定不能夠繼續通過私下的給付賠償來終結事故爭議而必須開庭,或者說受害者不滿意對方給的賠償數額就會起訴,但是大多初次經歷訴訟的當事人如果沒有通知都不會了解開庭的時間,而開庭實際上都會在事件發生后三個月內開庭。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交通肇事罪一般什么時候開庭?
案件移送到人民法院,對具體的開庭日期沒有明確規定,但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
下列行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2.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死亡三人以上;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三十萬元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下列行為之一,視為“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
2.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死亡六人以上;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在六十萬元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安全。
(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
綜上所述,認定某個司機在道路事故中引發的罪責屬于肇事都會經歷訴訟的程序,而訴訟并不是說隨意由法官做出決定就可以直接結束的,而是需要根據確實的證據和事實進行客觀的調查后才能正式開庭以免訴訟出現偏差而影響了公正。
?關于交通事故肇事罪的法律規定
?重大交通事故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者無力賠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拆遷已婚的女兒還有賠償嗎
2021-02-28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房子被拆遷了還要不要償還銀行貸款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