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什么規定的?
1、肇事逃逸罪是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二、怎么認定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1、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
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2、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
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關于刑事犯罪方面的一些法律依據可以說也是我國的基本法了,肇事逃逸都已經構成犯罪了,那一種不可能單純的適用于一些行政處罰了。不過,我國現在每年在道路交通監控設施上的投入也是很大的,一方面是為了預防違章,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對這種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偵查工作。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農村舊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1-02-07拆遷房產證加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5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