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老人犯罪應如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聾啞人犯罪,應當和健全人一樣依照法律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予以正視,但從人道主義的精神出發,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并不等于必須或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是根據行為人辨認、控制能力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對于那些手段殘忍、情節惡劣,危害后果特別嚴重的,也可以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聾啞人不屬于無責任能力的人,他們沒有喪失辨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由于他們在生理上有缺陷,智力發展受到一定限制,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畢竟比健全人要差一些,從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客觀事物的了解,甚至作出錯誤的判斷,但如果以自己的生理缺陷而無視法律,嚴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樣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聾啞人犯罪的行為特點
聾啞人違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盜竊、搶劫、搶奪等違法犯罪;
(2)因報復行兇的違法犯罪;
(3)為滿足生理欲望的性違法犯罪;
(4)詐騙錢物的違法犯罪。
聾啞人的違法犯罪的主要特點
1、作案手段簡單直接、目的明確。
聾啞人違法犯罪大多與其生理缺陷有關,甚至以此作為掩護手法。他們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針對財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會道德觀念的正確引導而發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違法犯罪行為。由于社會群體對聾啞人違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對其抱著同情的態度,使其容易得逞。聾啞人在錢財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樣侵占、受賄,他們圍繞錢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盜、搶劫、搶奪方式。
2、團伙犯罪已經成為一大趨勢,情節惡劣。
聾啞人團伙違法犯罪作案頻率高且快,作案時分工明確。一些聾啞人團伙在實施搶劫、搶奪時,手段兇殘,社會危害性極大。
3、被他人引誘、教唆、操縱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專門引誘、教唆、操縱聾啞人違法犯罪。聾啞人文化素質偏低,大多處于文盲狀態。他們當中有的僅能陳述自身及家庭情況,有的則由于愚昧無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況。特別是聾啞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觀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操縱、教唆,進而走向違法犯罪道路。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聾啞老人犯罪是可以減輕處罰的,一般聾啞老人會進行盜竊、詐騙的比較多,他們存在殘疾,但是他們并沒有喪失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所以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拆遷補償可以選擇回遷房嗎
2020-11-17商鋪拆遷賠付是多少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