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1、必須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為在情節上的加重。因此,認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這包括三方面(1)必須以交通肇事行為的發生為前提。(2)行為人必須在行為發生后積極實施逃逸。(3)行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觀動機。
2、必須符合《解釋》第5條第1款對“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確解釋。
即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個規定是明確的,不能將其與其他情形混作一談。比如有這樣的案例,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將被害人帶離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這顯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受害人的死亡必須是因為肇事者的逃逸行為造成的。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卻是因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醫院搶救途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須是行為人逃逸行為在前,而傷者因行為人逃逸而死亡的結果發生在后,兩者之間存在這個順序關系。如果交通事故發生時傷者當場死亡,則不能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適用《刑法》第133條規定的第二種量刑幅度予以處罰。
不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后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張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讓隨行的人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此時被告人張某也負傷在身,其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后,其委托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就不應認為具有逃逸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肇事逃逸對于一起交通事故來說是特別嚴重的違法行為,而且也是對于傷者極不負責任,對于這種行為的必須要受到嚴重的處罰,但對于肇事逃逸的認定也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如果因其他因素而離開事故現場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認定的。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合同與贈與行為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