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案例如今越來越少,其實也體現出了我國在民主法制治理國家的這一塊還是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的,因為行政機關所作出的任何決定確實全部都是有法可依的。當然,國家機關沒有權利剝奪當事人針對某種行為提出行政訴訟的這種權利。比如下面要介紹的內容就是,行政拘留行政訴訟的規定是什么?
一、行政拘留行政訴訟的規定是什么?
以作出行政拘留決定的行政機關所在行政轄區依法提起訴訟;
當事人在提起訴訟前應該申請行政復議,如果當事人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進行起訴。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行政復議的程序
1、行政復議的申請
①申請人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復議申請
②申請復議應符合法定條件
·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依據
·屬于申請復議范圍
·屬于受理復議機關管轄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③申請復議應符合法定形式
2、行政復議的受理
行政復議的受理,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基于審查人所提出的復議申請是否有正當理由而決定是否收案和處理。
行政復議機關應裁決不予受理并告知理由:
(1)具體行政行為不涉及復議申請人權益;
(2)沒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3)不屬于申請復議范圍和不輸受理范圍復議機關的管轄
(4)申請復議超過法定期限的,且無正當理由的
(5)復議申請提出之前,以向任命法院提起訴訟。
3、行政復議的審理
行政復議的審理室行政復議機關對受理的行政爭議案件進行合法性和適當性審查過程,是行政復議程序的核心。沒有行政復議機關已對行政爭議案件的審理,行政爭議就不可能得到解決,行政復議機關也無法做出復議決定。
(1)審理的期限
行政復議機關自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對復議申請作出處理的期限(5日內進行審查)
行政復議機關自受理案件之日起,將復議申請副本發送被申請人期限(7日之內)
被申請人從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向行政復議機關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或證據,并提出答辯期限(10日)
行政復議機關對受審查的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法處理期限和《行政復議法》第7條所規定的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決定的審查期限。(一般為30日)
行政復議機關自受理申請到作出復議決定的期限以及可以延長期限(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2)審理的內容
行政復議機關在審查行政爭議案件時,不僅可以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和適當進行審查;而且還必須全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事實和規范文件,不受復議申請范圍的限制,這是處理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制度區別對行政爭議的司法審查制度的顯著特點。
(3)審理方式
(4)審理中的其他問題
《行政復議法》規定在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復議申請的撤回以及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不適用調解的原則等事項。
4、行政復議決定
行政復議決定,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做出的審查結論,行政復議決定的內容以行政復議決定書的形式表現出來。
(1)行政復議決定種類:
①決定維持
②決定限期履行
③決定撤銷
決定撤銷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適用依據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2)行政復議決定的依據:以法律、法規為依據,這就包括了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3)行政復議決定書【法律文書】查找
(4)行政復議決定的送達:直接送達、委托送達和郵寄送達
5、行政復議決定的效力
行政復議決定的效力,是指行政復議決定發生的法律效力。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法律規定為終局裁決的行政復議決定書已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非終局裁決,申請人在法定起訴期限滿,尚未起訴的,即發生法律效力。
行政復議效力的具體表現:
①行政復議決定為終局決定時,無論當事人意思表示如何,行政復議決定書已經作出并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能提出再復議,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②行政復議不是終局裁決時,當事人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而提起訴訟后,原行政復議決定不發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行政復議決定從起訴期屆滿之日起,即發生法律效力。
③行政復議決定訴訟在訴訟期間,除非被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或者原告申請停止執行的,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回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益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或法律、法規個別規定停止執行的以外,行政復議決定一般仍具有執行力。
6、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
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是指終局性的行政復議決定送達后,申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或者是終局性的行政復議以外的行政復議決定送達后,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逾期不起訴并且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機關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對復議決定強制執行兩種情況:
一種是復議機關決定為終局性的,如果申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的,由行政機關強制執行。
二是《行政復議法》規定,根據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決定。
7、行政復議中的法律責任
行政復議法律的責任是指涉及行政復議機關依法開展行政復議活動的法律責任,這樣的法律責任目的是為了監督行政復議機關認真做好行政復議工作,通過行政復議活動來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同時又保護共鳴、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行政機關作出的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
①行政復議機關違反《行政復議法》規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警告、記過、記大過等行政處分;經責令受理仍不受理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②行政復議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政復議活動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瀆職、失職行為的,依法予以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③被申請人違反行政復議法規定,不提出書面答復或者不提交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或者阻撓、變相阻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申請行政復議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予以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進行報復陷害的、依法予以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實針對行政拘留的結果不服應該先進行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完畢了以后才是行政訴訟的程序。可這整套程序在進行的過程當中也并不影響對行政拘留的執行,說不定到時候行政拘留的期限已經到期給釋放了,針對行政拘留提起的行政訴訟程序還沒有完結。有關行政拘留行政訴訟的規定就給大家介紹這么多了,如果您還有什么疑惑歡迎到律霸咨詢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2020
2020年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貸款買房婚后加名字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0-12-25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