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駕社會危害性包括哪些?
交通事故中,酒后駕車所造成的占了相當的比例,防范酒后駕車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研究課題。在日本,駕駛員酒后開車發生的交通事故約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因酒后開車肇事而死亡的人數,約占各種車禍死亡總人數的6%。在美國,曾對車禍中的死亡者作尸檢,發現喪命的駕駛員中,有35%的人在開車前喝過酒。我國也不例外,據統計,2007年全國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中,酒后駕駛達30多萬人次,駕駛員死亡檔案中也有30%與酒后駕車有關。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為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也凸顯了酒后駕車的危害程度。
酒后駕駛,是指駕駛人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后,于酒精作用期間(一般為8小時以內)駕駛機動車的行為。根據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高低不同,可分為飲酒后與醉酒后駕駛機動車兩種行為。2004年5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閥值與檢驗》規定,100毫升血液樣本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人為酒后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該規定將喝酒駕車,分為酒后和醉酒兩個檔次進行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明文規定酒后駕車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論處。
二、酒后駕駛難以禁止的原因
不以酒后駕車為恥,反以為榮的大有人在:有的人認為不喝酒不夠朋友,喝的盡興方能表達各自誠意,對勸酒難以拒絕;有的人抱著僥幸心理以身拭法,認為自已車技好,喝點酒甚至比平時開車還順溜,只要開慢點、小心點,不會出事的;有的人有“酒癮”,不喝點全身不舒服。酒后異常興奮,舉止大膽狂妄,總想在女友、他人面前炫耀一下“身手”;有的人認為交警查處酒后駕車有“空”可鉆,沒這么巧碰到自己倒霉的;有的人認為開的是政府機關的車或是某領導、某明星,一般民警不敢攔車檢查,酒后駕車者也就有恃無恐。
酒后駕車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1、降低駕駛人的視線功能。駕駛人在行車中,大多數信息都是靠視覺獲得的,而駕駛人飲酒后,視線模糊,尤其是對色彩感覺功能降低,直接影響了駕駛人對有顏色的信息選擇反應中識別功能,使識別過程的時間延長,失誤增多,對駕駛人反應的及時性、準確性產生不利的影響。
2、降低識別能力。駕駛人飲酒后尚能駕車情況下,反應有兩個不一樣,一是駕駛人會出現遠視,視近為遠,二是視物的立體感上發生誤差,視大為小。所以,許多酒后駕車者發生撞電桿或與前方車追尾相撞,就是這個原因。
3、降低注意力。酒精對腦組織的親和力較強,飲酒后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因此導致駕駛人注意力渙散,反應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技術操作的精確度減退,由此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4、降低駕駛人駕駛能力。駕駛人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的動作中間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而當飲酒駕駛人體內酒精濃度達到0.3%時,駕駛能力就有所下降;濃度達到100毫克時,下降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致使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上動作失調,手腳靈敏性降低,不能及時準確處置危險情況,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我們國家之所以對這種價格,這種行為這么敏感,還是因為它所帶來的社會危害性,相對于其他的行為是比較重的,具體的危害性還是帶來非常多起的交通事故,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統計,得到的每年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數字是非常令人觸目驚心的。
客車司機醉駕超載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醉駕教師開除公職條件是什么
曾經醉駕過會被國企單位開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