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可以解除強制措施
拘傳的期限: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取保候審的期限: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監視居住的期限: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拘留的期限: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逮捕的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六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七條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延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第一百五十九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解除強制措施的條件
刑事強制措施是國家為了保障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而授權刑事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
強制措施的解除,是指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后,因發生了法定事由,沒有必要繼續適用強制措施而決定予以撤銷的訴訟行為。
一般情況下,解除強制措施都是因為強制措施的時間超過了法定期限或者,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應當解除強制措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強制措施可以解除,不過一般不會那么容易,除非是到時間了或者是有法定事由的,沒有必要再強制措施時也可以解除,強制措施的目的就是限制對方的行動,以便進行收集證據。如果您還有其它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