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白條不還構成詐騙罪嗎
京-東白條一般額度不大,屬于經濟糾紛,不構成詐騙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詐騙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京-東白條不還是否構成詐騙罪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京-東白條一般的額度不大,京-東白條不還屬于經濟糾紛,不構成詐騙罪。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