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行政復議工作的立法現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正式頒布實施之前,行政復議是否適用調解一直是個頗具爭議性的問題。但是隨著行政復議案件中大量撤訴現象的出現,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或明或暗地制造事實上和解的現象不可忽視。公權力是否可以被調解,行政爭議是否可以使用和解方式進行處理,變成了一個立法和現實相沖突的問題。
2007年,《復議法實施條例》正式實施,第四十條規定: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應當向行政復議機構提交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
第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
(二)當事人之間的或者行政補償糾紛。當事人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制作行政復議。調解書應當載明行政復議請求、事實、理由和調解結果,并加蓋行政復議機關印章。行政復議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前一方反悔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這些條文意味著,《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在立法上首次確立了行政復議調解制度,實現了推進行政復議案件的辦理質量和效率在立法上的創新,關于行政復議是否適用調解的爭議也因此告一段落。
二、質監行政復議工作的現狀
概覽歷年來省市兩級的行政復議案件,無論是調解制度確立前還是確立后,行政復議機關在實務工作中對復議雙方進行協調工作,以達到調和矛盾、解決爭議的事實一直是客觀存在的。根據江蘇省質監系統行政復議案件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省質監系統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中,因不服行政處罰決定提起行政復議的案件占絕大多數,而這類案件經過調解,相對人撤回復議申請的占全年復議案件的30%,僅次于以維持結案的比例。在調解過程中,無論行政復議機關是主動參與還是隱性參與,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主動和解還是被勸說而進行調解,最終都取得了矛盾被調和而得到解決的效果。調解制度在質監行政處罰爭議案件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