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靠車輛如何投保機動車掛靠經營是目前在客運、貨運領域廣泛存在的一種經營現象,受國家交通運輸、車輛管理、財政稅收等政策的影響,部分實際由個人出資購買的車輛,為了能夠獲得線路經營權以及更多的運輸資源,將自己的車輛登記在運輸企業的名下,以所掛靠企業的名義進行運輸經營。掛靠企業則負責為這些車輛辦理上牌、年審、保險以及營運手續,然后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務費用。掛靠車輛作為營運車輛,為追求經濟利益,超速、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這為交通肇事埋下了不小的隱患,而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就會造成人身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實踐證明,掛靠經營模式給掛靠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經營風險,基于此,掛靠企業為了分散經營風險,都會在與實際車主簽訂的《車輛掛靠協議》中約定以下內容:乙方(實際車主)車輛的保險及其他項目保險,必須由甲方(掛靠企業)統一到保險公司代為辦理保險手續,其費用全額由乙方承擔。乙方發生行車事故,其責任和費用全部由乙方承擔,事故費用按保險公司的有關理賠辦法賠償后,不足部分,應由乙方用其車輛拍賣款和個人家庭財產彌補,甲方概不負責。掛靠企業通常會要求車主在交強險之外為掛靠車輛再購買足額的第三者責任險,而由掛靠企業“統一辦理”的保險,通常是以下兩種模式:1、由實際車主直接繳納保險費,作為投保人,掛靠企業為被保險人;2、掛靠企業先向實際車主收取保險費,然后繳納至保險公司,由掛靠企業作為保險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掛靠車輛事故頻發,而一旦發生第三者人身傷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車方與第三者(受害人)又很難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多數糾紛會走入司法程序,基于對掛靠車輛侵權責任承擔問題的不同理解和認識,法院的判決又是結果不一。有認為實際車主為車輛的實際所有人和使用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有認為應當采用法定登記主義,由掛靠企業承擔賠償責任的;也有認為實際車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而掛靠企業收費獲益,亦應對事故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具有權威性和拘束力,而司法文書中對事故責任承擔主體的認定不一,更是讓掛靠車輛在侵權賠償后的保險理賠問題變的復雜起來,舉例說明:某掛靠車輛,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保險,投保人為實際車主,被保險人為掛靠企業,該掛靠車輛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經協商或經法院判決,由掛靠車輛的實際車主對第三者進行了賠償,第三者也向實際車主出具了賠償憑證。接下來該依據第三者責任險向保險公司理賠了,請看下面三種索賠情形。A由掛靠企業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會拒絕賠償,理由是,從相關賠償憑證上看,履行賠償義務的主體并非是被保險人(掛靠企業),被保險人并未因事故的發生遭受任何損失,無損失即無需補償,掛靠企業不能向保險公司請求保險金。B由實際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會拒絕賠償,理由是,掛靠車輛雖然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但實際車主并非是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不能受到保險合同的保障,因此無權向保險公司請求保險金。C由掛靠企業與實際車主一并向保險公司索賠如果掛靠企業與實際車主一并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勢必要聲明保險標的為掛靠車輛,保險公司仍然可以拒絕賠償。理由是,實際車主不是被保險人,不能受到保險合同保障,而掛靠企業因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而同樣不享有保險金請求權(參看《保險法》第四十八條)。依據《保險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損失補償原則,在財產保險中,要獲得保險金賠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是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2、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3、因保險事故的發生受到了財產損失。由此可見,保險公司的前述拒賠理由,從法律理論上來講是有依據的。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掛靠企業收取掛靠車輛的服務和管理費用,因此對掛靠車輛具有保險利益,而相反的觀點則認為,掛靠車輛的損毀和侵權賠償,均由實際車主自行負擔了相應法律后果,掛靠企業并不因此造成任何實際損失,因此掛靠企業對掛靠車輛不具有保險利益。有關保險利益的研究目前非常有限,而掛靠企業對掛靠車輛是否具有保險利益的問題在保險司法實務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掛靠車輛作為事故高危車輛,更需要受到保險保障,但現實的問題是,掛靠車輛“投保時易,理賠時難”。究其根源,就是因為掛靠車輛的權屬、性質不明晰所造成的。機動車掛靠經營,有其獨特性和合理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經營形態可能都會持續存在。遺憾的是,目前尚無保險公司就掛靠車輛的承保與理賠問題形成較為科學的設計方案,筆者認為,保險公司如果不能對“掛靠車群”予以重視和區分,保險糾紛將無可避免,最終的結果是既失掉了業務,又失去了信譽。因為兩起涉及掛靠車輛的保險糾紛案件,使筆者對掛靠車輛的保險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提供以下建議,見教于諸位,以供探討。1、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盡量說服法院追加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當掛靠車輛的車主、掛靠企業因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被訴法院后,如果投保有第三者責任險,應當積極與原告(受害人)和法院溝通,提供車輛的保險信息,盡量讓法院把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追加到訴訟中,這樣一來,不論法院認定的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是誰,都會首先要求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直接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這就避免了再行理賠可能產生的糾紛。2、掛靠車輛在投保時,盡量以實際車主為被保險人。在以往的司法判例中,實際車主作為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比例大概占到了65%以上,有鑒于此,掛靠車輛在投保時,應當盡量以實際車主為被保險人,這就確保了車輛產權人、使用人與侵權責任承擔人、賠償人的一致,在進行保險理賠時就避免了相應的糾紛。3、履行賠償義務,應當讓第三者出具與被保險人一致的賠償憑證。多數掛靠車輛投保是以掛靠企業為被保險人的,而實際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履行賠償義務的是實際車主,一旦在賠償憑證上顯示是實際車主支付的相應款項,那么將來進行保險理賠時就會引發糾紛。故此,車主在支付相應賠償款項時,可以以經辦人的身份,要求第三者在出具的賠償憑證上注明是掛靠企業給付的賠款款項(當然,車主也應與掛靠企業就誰是賠償款項的真正支出者立字為據,以防產生糾紛)。4、保險公司在承保掛靠車輛時,可以在保險合同中設計特別約定。保險公司在承保時,應當以書面形式就保險標的是否是掛靠車輛進行詢問,基于誠實信用原則,投保人也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明確說明保險標的是掛靠車輛,同時提供《車輛掛靠協議》對車輛性質進行證明,保險公司可將《車輛掛靠協議》作為保險合同的附件予以留存。保險合同條款作為格式條款無可更改,但保險公司可以與車主和掛靠企業在其它保險憑證(如保單)上進行特別約定,如“本合同保險標的為掛靠車輛,保險標的的實際車主(使用人)為XX,因保險標的侵權所致賠償責任,XX可以憑相關司法文書及賠償憑證進行理賠,并領取保險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