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指違反國家法律、給社會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據法律應當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而構成犯罪的。過失犯罪,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職務犯罪,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濫用職權,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行為的管理活動,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依照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行為的總稱。絕大多數職務犯罪只能由故意構成,如貪污罪、受賄罪、刑訊逼供罪等。有的職務犯罪只能由過失構成,如玩忽職守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被騙罪等。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犯罪的刑事處罰包含五種主刑和三種附加刑。五種主刑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三種附加刑是: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根據公證員職業特殊性的要求,雖構成犯罪但免除刑罰或者不判處刑罰的,也不宜擔任公證員。公證員從事的是為全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公共職務行為,遵紀守法和品行良好是公證員履行職務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犯罪行為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故意犯罪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有危害社會的意圖,職務過失犯罪說明行為人不能按規定履行職務,故意犯罪和職務過失犯罪與公證員職務的基本特征是完全矛盾的,所以因故意犯罪和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不能擔任公證員。需要指出的,因非職務過失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員仍然有可能擔任公證員,這是由于非職務過失犯罪行為與公證員的職務和執業無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