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期限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對于一審行政案件,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對于二審行政回案件,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答高人民法院批準。
審理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調解期間、中止訴訟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以及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王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什么案件適用于簡易程序
為了節省司法資源,提高司法效率,《行政訴訟法》規定了簡易程序。
第八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
(三)屬于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發回重審、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第八十四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我國行政訴訟法對于行政訴訟案件的一審、二審和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分別作出了明確規定。如果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以便得到更專業,詳盡的建議和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