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就被告原則即被告在哪個法院轄區,原告就應當到哪個法院起訴,案件就歸該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這樣做有利于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節約訴訟成本、縮短訴訟周期,也有利于最終的執行。對于大多數民事案件,法律沒有特殊規定的,都適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22條第1款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被告的住所地,根據《民法通則》第15條的規定,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這里的戶籍,應以向戶籍管理機關登記的正式戶口為準,是指長期戶口,而不是臨時戶口。長期戶口登記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公民的住所地。因而,當公民的住所地與其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只有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才對案件有管轄權。按時,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公民流動越來越頻繁,不少公民長期離開住所地,其主要活動地點并不在住所地。對此,《民法通則》第15條規定其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地。因而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之規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是同一地方,而必須是住所地以外的另一個地方。住所地如果與經常居住地相重合,為同一地方,則稱為住所地,不能成為經常居住地。
其次,公民在另一地方必須居住1年以上,時間的起止期限,是從離開住所地開始,至起訴時止。不足1年的,不屬于經常居住地。
再次,居住1年以上的時間,必須是連續居住,如果在一個地方居住不到1年,到另外一個地方居住也不到1年,加起來,雖然離開住所地超過1年,但由于不是在一個地方連續居住1年以上,因此也不能算作經常居住地,如果在一個地方居住,經常因為工作等事由去外地出差,或者去外地旅游、探親等,這種情況屬于連續居住。
最后,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公民起訴時仍然居住的地方。如果一個人在住所地以外的某地居住超過1年,但在起訴前又搬到另一地居住,且不滿1年的,則該地不是經常居住地。有的公民長期在外就醫,雖然在一個地方連續就醫1年以上,這屬于特殊情況,不應將住院就醫的地方是為病人的經常居住地,而仍應以其戶籍所在地為住所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做了以下補充規定:
第一,雙方均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當事人的戶籍遷出后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又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足1年的,尤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超過1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發生民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一般是原告就被告原則的,需要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群眾扭送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工商檔案股東會決議樣本怎么寫
2020-12-19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