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保候審人違反規定的后果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行后三日以內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內,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審查批準逮捕。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審期間要遵守的規定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南京拆遷安置房登記辦理文件
2020-12-10我國法律對于征地拆遷主體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進行書寫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