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糾紛的協商調解
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
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
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
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除上述三種法律規定的協商解決爭議方式外,筆者認為還有兩種新型方式可以嘗試,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和律師參與或見證下的調解。
第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
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條件包括:(1)當事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
律霸網資深律師建議,醫療機構應嘗試由當地調解委員主持協商解決糾紛爭議。
第二,律師參與或見證的醫療糾紛協議。
這種辦法是指在一方或者雙方的律師參與的情況下,雙方協商達成協議。其好處是能夠制作較為規范的協議書,欠缺的是律師見證行為,不能使協議書具有很強的效力。
不管采取哪一種協商解決的辦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是必不可少的。筆者認為,糾紛協議實際上是一種合同行為,只要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不違反我國強行法的規定和公序良俗,所達成的協議就是有效的。
那么,如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
首先,應嚴格奉行我國《合同法》的一般原則。
筆者建議,簽訂過程最好經過公證程序。
其次,應做到“意思表示真實”。
這就需要醫患雙方實事求是地對醫療行為進行認定,不妨先在協議書上各自列明觀點,然后再寫明雙方一致認同的事實。
再者,由于糾紛爭議發生后,雙方多處于對峙狀態。
有些醫院會認為達成的協議是受到患方的脅迫。其實并非如此,我國《民法》規定,只有在自己或自己的近親屬受到脅迫時,才屬于脅迫。
許多協議還規定“患者不得就此事以任何理由起訴”,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做法。因為,當事人的起訴權是民事法規定的權利。所以,協議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共利益。否則,將導致糾紛協議無效。如果協議簽訂后,醫方擔心患方再次起訴,不妨約定“醫患雙方放棄基于該債權債務關系的一切訴訟權”,或約定“因該醫療糾紛引起的一切債權債務關系就此終了”。
賠償數額的確定是協議的重要內容。《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及計算方法,是協商確定賠償問題的“尺度”。筆者認為,如果醫患雙方明確了糾紛爭議構成侵權或醫療事故的,最好約定為“賠償”,沒有認定的則可用“補償”的字眼。最后,由于糾紛事實構成協議的主要條款,欠缺將導致合同無法實現。所以,對糾紛事實的認定最好不要省略,包括對糾紛原因、性質的認定,均應詳細地寫入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蘇州傷殘賠償標準
2020-12-12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