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方式有哪些
1、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衛生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受理范圍包括患者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過程中發生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費。委員會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組成。
2、行政調解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所謂自愿,一是從程序意義上講,雙方當事人自愿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二是從實體意義上講,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意愿。這是調解不同于判決的一個重要特點。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主持調解,無權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自愿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我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述的文章之后都應該知道在我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的方式有那些了吧,希望律霸網小編的編輯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若是大家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不妨到我們律霸網上找尋專業的律師進行相關的咨詢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行使留置權
2020-12-07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2020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和注意事項
2021-01-09廉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04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