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致死賠償的計算方法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12、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1)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監護的由誰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19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