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法律的角度來講,當行為人所實施的某一違法行為,具有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的雙重特征,對權利人來講,既可以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以主張違約責任,這就叫做請求權競合。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說,可以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責任方式提起訴訟,從而更加全面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追究形式具有以下區別:
1、兩者的規則原則是不同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醫療事故情形下,確定侵權責任采用的是過錯責任,即如果醫院在治療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么就不存在醫療事故責任。而對于違約責任而言,不必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過錯,只要證明醫療機構的行為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即可。
2、二者的舉證責任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醫療機構應就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舉證責任就有所減輕。但如果患者根據醫療服務合同主張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就必須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證明醫院違反了合同約定。但這對患方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4、二者的賠償范圍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不僅可以
主張財產損失的賠償,而且可以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如果主張違約責任,則只能主張財產損失。因此,對患方而言,主張醫療侵權賠償對自己更為有利。
從兩者比較來看,發生請求權競合時,如還未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患者選擇侵權賠償,無論從賠償數額還是舉證責任都更是有利的。
3、二者失效的區別。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是一年,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如果超過了這一時限,又不能證明存在訴訟時效終止或中斷的法定事由,法院將不會再保護患者的勝訴權。而如果主張違約責任,那么訴訟時效時間相對較長,從患者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之時計算,只要不超過兩年就可以保護。由此也可以看出,患者在保護自己權利時,千萬要注意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贛州市新城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暫行規定有哪些內容
2021-03-14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怎么處理
2020-12-11農村拆遷,有房有產權但無戶口如何賠償
2020-11-08拆遷對租房的有補助嗎
2021-03-23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多少
2020-11-23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3哪些人可以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拿到拆遷補償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