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法律的角度來講,當行為人所實施的某一違法行為,具有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的雙重特征,對權利人來講,既可以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以主張違約責任,這就叫做請求權競合。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說,可以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責任方式提起訴訟,從而更加全面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追究形式具有以下區別:
1、兩者的規則原則是不同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醫療事故情形下,確定侵權責任采用的是過錯責任,即如果醫院在治療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么就不存在醫療事故責任。而對于違約責任而言,不必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過錯,只要證明醫療機構的行為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即可。
2、二者的舉證責任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醫療機構應就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舉證責任就有所減輕。但如果患者根據醫療服務合同主張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就必須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證明醫院違反了合同約定。但這對患方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4、二者的賠償范圍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不僅可以
主張財產損失的賠償,而且可以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如果主張違約責任,則只能主張財產損失。因此,對患方而言,主張醫療侵權賠償對自己更為有利。
從兩者比較來看,發生請求權競合時,如還未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患者選擇侵權賠償,無論從賠償數額還是舉證責任都更是有利的。
3、二者失效的區別。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是一年,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如果超過了這一時限,又不能證明存在訴訟時效終止或中斷的法定事由,法院將不會再保護患者的勝訴權。而如果主張違約責任,那么訴訟時效時間相對較長,從患者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之時計算,只要不超過兩年就可以保護。由此也可以看出,患者在保護自己權利時,千萬要注意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房屋拆遷公房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31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拆遷施工協議怎么寫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