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法律的角度來講,當行為人所實施的某一違法行為,具有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的雙重特征,對權利人來講,既可以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以主張違約責任,這就叫做請求權競合。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說,可以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責任方式提起訴訟,從而更加全面地維護自己的權利。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追究形式具有以下區別:
1、兩者的規則原則是不同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醫療事故情形下,確定侵權責任采用的是過錯責任,即如果醫院在治療過程中不存在過錯,那么就不存在醫療事故責任。而對于違約責任而言,不必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過錯,只要證明醫療機構的行為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即可。
2、二者的舉證責任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醫療機構應就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舉證責任就有所減輕。但如果患者根據醫療服務合同主張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就必須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證明醫院違反了合同約定。但這對患方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4、二者的賠償范圍不同。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那么不僅可以
主張財產損失的賠償,而且可以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如果主張違約責任,則只能主張財產損失。因此,對患方而言,主張醫療侵權賠償對自己更為有利。
從兩者比較來看,發生請求權競合時,如還未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患者選擇侵權賠償,無論從賠償數額還是舉證責任都更是有利的。
3、二者失效的區別。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患者主張侵權責任,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是一年,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如果超過了這一時限,又不能證明存在訴訟時效終止或中斷的法定事由,法院將不會再保護患者的勝訴權。而如果主張違約責任,那么訴訟時效時間相對較長,從患者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之時計算,只要不超過兩年就可以保護。由此也可以看出,患者在保護自己權利時,千萬要注意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