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法人會不會坐牢
企業破產并不招致法定代表人有罪的必然結果,如行情下行、銀行收貸導致正常運營的資金鏈斷裂等客觀因素導致企業破產的,法定代表人并不必然有罪。
《破產法》第125條規定,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導致破產的原因很多,老板如違反了上述的規定,才可能承擔民事責任,這是一層,第二,該違反必須是又人起訴,第三,該起訴又被法院以判決或裁定的方式認定,才可能承擔民事責任而非必然的刑事責任。因此所謂的坐牢后果幾乎很少出現。
但,因已經出現破產原因,則企業法定代表人沒有及時申請破產而導致企業職工、社保和稅收、其他債權人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則其承擔責任的可能性必然增加。
破產申請是一個及時有效的止損途徑,是確保各個債權人公平受償、實現權利最大化的最為高效的一種手段和途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九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申請人可以請求撤回申請。
我國破產法采取的是受理開始主義,即法院收到破產申請之時,程序尚未開始;只有當法院對破產申請作出受理裁定時,程序才告開始。除清算責任人外,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是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其撤回申請也是行使權利。
但是,申請人的撤回權是有時間限制的,即請求撤回申請只能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之前。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申請人請求撤回破產申請的,應予駁回。
如同在普通民事訴訟中原告撤訴一樣,由于破產事件已經進入司法權的控制范圍,當事人處分自己的權利要受制于司法機關的決定。因此,人民法院對于申請人提出的撤回申請的請求,有權審查其處分權利的正當性,及考慮其撤回行為是否存在惡意的權利濫用,是否有害于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等,并最終以裁定的形式決定是否準許其撤回其申請。
根據司法解釋,人民法院準許申請人撤回破產申請的,在撤回之前已經支出的費用由破產申請人承擔。
企業的破產國家的有關法律有著明確的規定,所以對于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有著法律上的要求,所以即使自己無法進行債務的承擔,對于企業的其他負責人來說,在法律意義上也應該進行一定程度的承擔,因此在實際的生活中,自己肯定需要積極的處理。
公司申請破產的條件
一個企業進行破產清算的主要程序
破產申請書格式(債務人申請破產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義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4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