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1.當事人之間事實基本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生產經營的
先予執行的案件,應當是在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中,雙方當事人之間各自應享有什么樣的權利,承擔什么樣的具體義務都是十分清楚的。例如,原告與被告是父子關系,原告因無生活來源,請求被告給付贍養費,這種案件權利義務關系很明確。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在訴訟請求的限度內,裁定被告預先給付被告一定數額的金錢,以解決被告生活急用。
2.申請人確有困難并提出申請
申請人確有困難,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申請人是依靠被告履行義務而維持正常生活,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前,如不裁定先予執行,原告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二是原告的生產經營活動,須依靠被告提供一定條件或履行一定義務才能夠進行,在人民法院判決前,如法院不裁定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的生活或生產經營,甚至原告無法維持生活或者不能生產經營,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2000]40號《關于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有關問題的批復》指出,在刑事訴訟中,對于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提出先予執行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裁定先予執行或者駁回申請。
只有當事人生活或者生產十分困難或者急需,并主動向人民法院提出先予執行申請,人民法院才能作出裁定,要求被告先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依職權作出先予執行的裁定。
3.案件的訴訟請求屬于給付之訴
案件不具有給付性質,不存在先予執行的問題。如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撫育費、贍養費等訴訟,可以要求先予執行;而請求解除收養關系等訴訟,則不能請求先予執行。
4.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先予執行的目的是為了及時解決原告的實際困難。但是,如果被告根本就沒有能力先行給付,裁定先予執行也無法執行。所以,在訴訟判決作出前,法院裁定先予執行,必須是在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的條件下作出的。
具備上述條件,人民法院就裁定先予執行。先予執行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并立即開始執行。如果當事人不服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準上訴,但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先予執行裁定的執行。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復議應當及時審查,裁定正確的,通知駁回的申請;裁定不正確的,作出新的裁定變更或者撤銷原裁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辯護詞
2021-01-04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