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人限制報復寫借條對方是否構成敲詐勒索罪?
強迫他人寫借條是屬于敲詐勒索。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強迫他人寫借條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條件。敲詐勒索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采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為了正確認定敲詐勒索罪,應當把握本罪的威脅和要挾方法(即脅迫)的以下特點:
第一,行為人以將要實施的積極的侵害行為,對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進行恐嚇。例如,以將要實施殺害、傷害、揭發隱私、毀滅財物等相恐嚇。由此可見,本罪只能以作為方式實施,不可能是不作為。制造、散布謠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機以幫助驅鬼消災為名騙取群眾財物的,以及面對處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請求,以不給錢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認定為敲詐勒索罪。
第二,行為人揚言將要危害的對象,可以是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與他們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人。例如,財務所有人或持有人的親屬等。
第三,發出威脅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可以當著被害人的面用口頭、書面或其他方式表示,也可以通過電話、書信方式表示;可以是行為人親自發出,也可以是委托第三者轉達;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第四,威脅要實施的侵害行為有多種,有的可以是當場實現的,如殺害、傷害,有的是當場不可能實現,必須日后才能實現的,如揭發隱私。需要注意的是,行為人威脅將要實施危害行為,并非意味著發出威脅之時不實施任何危害行為,例如威脅將要實施傷害行為,但在威脅發出之時實施相對輕微的毆打行為;或者威脅將要實施殺害行為,但在威脅發出之時實施傷害行為。此種當場實施較輕加害行為、同時威脅將來實施較重加害行為的方式,可能影響行為人實際觸犯的罪名和符合的具體犯罪數量,應當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予以判斷。
無論對方是出于什么樣的動機才強迫自己寫借條的,如果當事人拿著這張借條強行讓自己還錢的話,是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的,但需要有證據證明借條是在自己被限制、被強迫的情況下寫的。
民間借貸中只有借條能否起訴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借條有效期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