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即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即不得離開本人居住地周圍的一定區域,“市”,是指縣級市,不設區的市,不是指地級市、設區的市。這就是說,如果被取保候審人需要離開自己所居住的區域到外地去,只有經過公安機關的批準,才能離開,否則便是違反了規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公安機關在批準被取保候審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這主要是考慮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沒有終結以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隨時都有可能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訊問,核實證據,對案件開庭審理等等。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規定被取保候審人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是非常必要的。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不在押,因此,司法機關采用傳訊方式通知他們到案。被取保候審人在接到傳訊后應當及時到案,才能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被取保候審人不得以口頭、書面或者其他形式威脅、恫嚇、引誘、收買證人不要作證或者不要誠實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審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羈押的便利條件與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統一口徑,或者隱匿、銷毀、偽造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首先沒收保證金,然后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給予處理。對于違法情節較輕,不需逮捕,允許再次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對于違反規定情節嚴重,不允許再取保候審的,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將保證金退還本人。
刑事訴訟法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被監視居住人在本地有固定住處的,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固定住處;二是對于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措施而在本地沒有固定住處的,應當為他指定居所。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里的居所,是公安機關指定的居住場所,而不是直接將被監視居住人關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對于監視居住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被監視居住人離開住處的,應當征得決定機關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