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遺忘物不退怎么處理
拾獲他人的遺失物拒不退還可能涉嫌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遺忘物
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對于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侵占罪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對遺忘物和遺失物予以區別。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而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認為遺忘物,又稱為遺失物,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卻其占有之動產,條件有二:其一,喪失須系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其二,須為偶然喪失。
三、區別遺失物與遺忘物
另外,應當承認,在區別遺忘物與遺失物時,社會上人們的一般觀念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例如,失落在馬路上的拎包,社會觀念一般認為是遺失物。而停放在路邊未鎖的自行車,社會觀念就認為是遺忘物。這是因為,雖然在客觀上所有人或持有人在其離去之時與該物存有相當大的空間關系,但是就社會日常生活的觀念,這種持有支配關系并不因人與物的空間關系而受影響,只是這種支配關系較之通常的支配關系為松弛,就其本質來看,這種支配持有權的松弛,也只是一種過渡現象而已。因此,判斷是遺忘物還是遺失物,就不能只以持有人的主觀支配意思的強弱或持有人與持有物的空間關系而決定,還應同時考慮到社會日常生活的一般見解。以正常人的認識水平作為判斷的標準之一,也是必要的。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對拾得他人遺失在外的物品,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最好是歸還給失主,在失主找不到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上交給公安部門。為了找回失主,我們在很多地方有時候會看到遺失物的招領,這也只找到失主最簡單的方法。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