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能做證人,怎么保護證人
所謂證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實情況并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證言的人。憑借證人的證言來查清案件事實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視,也是各種訴訟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證據形式。在我國,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應如實地提供證言,如果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法律責任。
下列人員不得作為證人
(一)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三)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一)當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證據交換中對證人證言無異議的;(二)證人因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三)證人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法出庭的;(四)證人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無法出庭的;(五)證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確實無法出庭的。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怎么保護證人
如果證人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必然引起證人作證特別是出庭作證率下降,而證人作證率下降,必然使大量的案件流產,庭審書面化、形式化,最終不利于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破壞了社會秩序和損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我國法律對證人的保護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
1、依法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打擊報復證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八條規(guī)定,對證人進行打擊報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該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公司監(jiān)事可以查看賬目嗎
2021-02-09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jiān)會嗎
2021-01-06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