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甲以欺騙工商部門的非法手段,虛報某汽車配件廠開業申請表,換發企業營業執照審核登記表、資信證明、有關企業注冊資金及投資來源,獲得工商部門頒發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登記。企業成立后,甲采取虛開5萬元假發票,在該廠抵賬提取現金5萬元,據為己有。后某區檢察院以涉嫌貪污將其刑事拘留和逮捕,并向該區法院提起公訴。該區法院判決宣告甲無罪。宣判后,檢察院提出抗訴,被二審法院裁定駁回抗訴,維持原判。甲遂向某區檢察院提出賠償申請,檢察院逾期不予答復。甲不服,向上一級檢察院提出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甲不服,向某市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申請。
【分歧】
本案在處理過程中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甲所辦的企業表面上看是掛靠于集體的企業,但其實質是私人企業,甲從私人企業中用虛開假發票的方式套取5萬元現金的行為,不屬于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行為,對于其被羈押的損害,國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甲從掛靠企業中用虛開假發票的方式來套取5萬元現金的行為,屬于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行為,對因此所造成的損害,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假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該情形表明,公民之所以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是由于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造成的,其主觀方面具有明知此一供述將會導致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認知能力,而客觀方面仍然將此付諸實施,認知能力與選擇能力相吻合。若認知能力與選擇能力不相吻合,則表明公民的內在意志與外在表示不相吻合,此時,國家應盡必要注意義務,否則將依過錯推定原則確定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2.因公民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此情形表明,該公民之所以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是因為公民偽造其他有罪證據造成的。至于公民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動因是否是為了達到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目的,則存有爭議:第一種觀點認為,只要公民實施了故意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行為,不論其主觀上是否存有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意圖,均應認定為此項規定情形;第二種觀點認為,公民所實施的故意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行為,必須是在主觀上存有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意圖,才構成此項情形。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是:第一,公民在實施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過程中,主觀上是否存有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意圖,法院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準確認定與把握;第二,通過結果歸責原則來調控公民的行為,可以有效地規制公民的舉止,使其權利的行使不超出法律的限度;第三,在此項情形上排斥主觀歸責,實行結果歸責,不僅與國家賠償以補償性為主的性質相吻合,符合我國的國情,便于實務操作,而且能夠有效規制國家權力與法律權利,使其運作符合預定的軌道要求。
本案在處理過程中,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法律適用問題。一是利用虛假證明材料,使實為個體的企業變為名為集體的企業的掛靠行為的性質界定。這一掛靠行為顯然與法律的規定相違背,是一種規避法律的違法行為,其行為的動因是為了達到享受集體企業待遇的目的。二是甲在任掛靠企業負責人期間故意虛開假發票套取5萬元現金的行為性質界定。甲在任負責人期間故意虛開假發票套取5萬元現金,其主觀上已認識到這一行為是一種觸犯刑法的犯罪行為,且其在客觀上仍然實施這一行為,表明其主觀認識與客觀行為二者相一致,是一種故意偽造其他有罪證據的行為,盡管這一行為并未在實質上構成犯罪,但甲應當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至于其主觀上是否存有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意圖,則在所不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