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轉讓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債權轉讓根據主體的不同會產生不一樣的法律后果。具體如下:
1、對受讓人而言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
2、對債務人而言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應當向受讓人履行,且債務人對原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同時債務人對原債務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3、對原債權人而言
從原來的債權債務中退出,對債務人不享有權利,但,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后,債務人與受讓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權人列為第三人。
相關知識:常見的幾種債權轉讓類型
1、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2、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并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重組后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
3、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4、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于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綜上所述,債權實際上是公民擁有的某種預期財產,但是當債權人對其他人產生了新的債務時,這種預期的財產也是可以進行合法地轉讓后成為用來清償的債務的,但是因為主體身份因為轉讓行為而發生變化后容易發生償還對象方面的糾紛。
債權轉讓協議書范本
產權債權轉讓的要件是什么
債權轉讓的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誰出
2020-11-26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