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關于當事人雙方應該同時履行義務的行為叫做同時履行抗辯權,這也是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含義。那么構成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要素是什么?其具有這樣的法律效應,這就涉及到本文的知識要點,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討論相關法律問題。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含義是什么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含義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應同時履行義務的,一方在對方未履行前,有權拒絕對方請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
二、構成要素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
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fā)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
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fā)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
是指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可分為發(fā)生上的牽連性、存續(xù)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所謂發(fā)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fā)生上互相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fā)生時,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fā)生。所謂存續(xù)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除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除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功能上的牽連性,又稱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亦可不履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履行抗辯權正是這種功能上的牽連性的反映。
抗辯權在法律上是一種防御性但是非攻擊性的權利,其不僅體現在其法律效應,同時也體現在它的法律權利上。那么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含義是在抗辯權的基礎上加上雙方共同履行的義務,因此兩者的聯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解答希望大家滿意。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雙方都是華僑能在中國離婚嗎
2021-03-13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發(fā)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2-28人身保險
2021-01-02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04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