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債權債務關系之后,債的主體,需要履行一定的義務,雖然債權債務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仍舊有不少民事主體不知道債的主體是什么意思,所以律霸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下列相關信息。債發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一、根據民事法律的規定債的主體是什么意思?
任何與其他民事主體之間建立債權債務的民事主體,就屬于債的主體。
二、債的發生原因
債有兩類發生原因:
①意定之債(基于法律行為產生的債);
②法定之債(基于法律規定產生的債)。
1、意定之債的發生原因。包括:
①合同;
②單方行為,如遺贈、捐助行為;
③共同行為,如訂立設立公司的協議、公司章程。
2、法定之債的發生原因。包括:
①侵權行為;
②無因管理;
③不當得利;
④締約過失;
⑤拾得遺失物;
⑥親屬間的扶養請求權;
⑦受益人的法定補償義務(《民通意見》第157條)
按:
①上述法律關系被整合為一體,構成債之內在統一性的共同構成因素在于其法律效果的相同性。即上述各種法律事實,在形式上均產生相同的法律效果:一方當事人得向他方當事人請求為特定行為(給付)此種特定人有權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法律關系,就是債。
②不過,在指導原則、社會功能及構成要件上,各種債并不相同:
(a)合同之債,因當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旨在實踐私法自治理念,其須受保護的,乃當事人之間的信賴及期待。
(b)無因管理制度旨在適當界限禁止干預他人事務與獎勵互助義行兩項原則,使無法律上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者,在一定要件下得享有權利、負擔義務。
(c)不當得利制度旨在調整欠缺法律上依據的財貨變動,使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負返還所受利益之義務。
(d)侵權行為制度旨在填補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權益所生的損害,期能兼顧加害人的活動自由與被害人的保護。
債的主體,可以與其他的主體之間建立債權債務關系,那么,債的主體是什么意思?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民事主體在建立債權債務關系之后,雙方責任主體,需要履行相關的義務,若不履行義務,另一方責任主體,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請求。
《民法通則》關于債權債務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丈夫欠債妻子要還嗎,夫妻個人債務怎么認定
銀行抵債資產的賬務處理問題相關法律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決定多長時間自動失效
2020-12-21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殘廢
2021-02-17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