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證訴訟時效的中斷與中止的情形是什么?
1、訟時效的中斷問題。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是否導致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區分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的后果是不同的。在一般保證的情況下,由于擔保法第17條規定債權人必須首先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而不能單獨起訴保證人,債權人一旦通過上述方式主張權利,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主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斷。此時,根據擔保法25的規定,保證期間的作用已經消滅,訴訟時效制度開始起作用。如果此時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不中斷,經過長時間的訴訟或者仲裁后,債權人對保證人的訴訟時效很可能超過,對債權人未免不公平。因此,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亦應中斷。而在連帶保證責任時,情況則有所不同。根據擔保法第18條的規定,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后,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證人履行。此時,與一般保證責任相比,連帶保證責任具有很大的獨立性,債權人可以直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一旦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則產生兩方面的效力,一是保證期間歸于消滅;二是訴訟時效開始發揮作用,并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因此,主債務的訴訟時效中斷,并不必然導致保證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
2、訴訟時效的中止問題。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的中斷原因,往往是由于當事人的行為,即由于當事人的行為(如債務人起訴、提出要求、或者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產生。因而,對于訴訟時效的中斷問題,應當根據債權人是否有可能行使權利,其是否真正行使權利而有所不同。而訴訟中止,則是因非當事人所能控制的客觀原因而產生,如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因此,無論對于主債務還是保證債務均應一律對待,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也應同時中止。
在一般情況下訴訟時效的中止比訴訟時效的中斷所示出現的幾率要較為少一點,因為訴訟時效的中斷只要是當事人履行自己的義務和權利即可進行中斷訴訟時效的中止,一般是在出現災難或者是戰爭,以及當事人因為自己的一些身體原因不能夠出席,才會有訴訟時效的中止。
欠條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采取訴訟時效策略,當事人一分錢都不需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復效
2020-11-14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