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期間就是指保證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后,保證人允許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最長期限。那么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定保證期間是多久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保證的期間是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即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的有效期間。它事關保證人與債權人之間的債權債務能否行使或履行,也是確定保證債務與訴訟時效關系的依據,因而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應明確約定。以下具體論述之。
(一)擔保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把保證期間分為有約定、無約定和約定不明三種。
1、當事人對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
2、保證合同約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擔保法》第25條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3、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2條第2款規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二)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定保證期間:《擔保法》第26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三)最高額保證的保證期間:《擔保法司法解釋》第7條規定:“最高額保證合同對于保證期間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最高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6個月”。
(四)約定保證期間的變動,須經過保證人的書面同意。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0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和債務人對主合同的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期間。
(五)保證期間為不變期間。《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1條規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
以上就是本次律霸小編整理收集帶來的有關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定保證期間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期間效力如何確認
擔保中的連帶責任及擔保期限的認定
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含義及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鑒定人應履行的義務
2021-02-22患者能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
2021-02-12土地轉包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28小區停車位應首先滿足業主需求嗎
2021-01-28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