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款函退回能中斷訴訟時效嗎?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有關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情況,對于訴訟時效的相關認定情況,是基于實際的條件來進行辦理,如果不能達到上述規定的條件的那么在訴訟時效屆滿后,司法機關是有權不予受理相關訴訟行為的。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2-01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告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