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規定是什么?
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規定是完畢之后的債務不再強制性的要求履行。《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在這個情況下,債務人作出同意償還的承諾或者履行償還義務,則意味著和債權人達成了一個新的協議,此時會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債務人仍負有還款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債權債務糾紛訴訟時效為2年是否最長?
1、 一般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2、短期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不合格的產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
3、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民法通則》以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時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四年。
4、最長時效:以上三種訴訟時效,都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
5、假如權利人很長時間才知道(比如50年后才知道,再加上二年訴訟時效,就是52年),這會將時效拉得很長,很不利于法院搜集證據和正確解決糾紛。
三、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現實生活當中,目前為止訴訟時效的規定可能會導致一定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產生,其中就包括有敗訴的風險。當事人擁有權利的時候,應當及時的提起訴訟,防止自己的權利,也是尤其是對于一些債權債務關系的事件當中或擁有的權利,需要及時提起。
專利權糾紛訴訟時效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延長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是什么意思
2020-12-31法律哪些事兒隱名股東如何正名
2021-02-10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