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復核程序的概念及意義
死刑復核程序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項特別程序。《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另外我國《刑法》第四十八條與《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五條也有相應規定。
死刑復核程序作為獨立于兩審終審以外的特別程序,是中國司法制度之特有。是指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核準審查所遵循的一種特別審判程序,是其在人民法院內部實行的一種對死刑案件的特別監督程序。其目的是為了在程序上多把一道關,防止錯殺,堅持慎殺。同時,這也是為了正確理解法律,平衡各地對死刑案件的把握,統一執法尺度。上述法律規定說明死刑復核程序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死刑復核程序的任務是依法享有死刑核準權的人民法院對報請復核的死刑判決或裁定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是否正確進行全面審查,然后核準正確的死刑判決或裁定,糾正不適當或錯誤的的死刑判決或裁定。
在刑事訴訟中,該程序的特點在于:
1其適用的對象是單一和特定的,即只能是判處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執行與緩期執行,本文主要討論死刑立即執行的有關復核程序的問題)
2其適用的時間是在一審或二審判決或裁定以后,是死刑判決生效并交付執行的最后障礙。
3其適用的方式是下級審判機關依法定條件主動報送,而非由上訴或抗訴引起。
嚴肅和謹慎相結合,慎殺和少殺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死刑問題上的一貫政策。實行死刑復核制度,對于保證死刑案件的質量,正確的適用死刑,嚴懲極少數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保障公民人身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安定,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運行現狀
一、死刑復核程序的歷史沿革及其立法現狀
死刑復核制度是我國所特有的司法程序,是中華法系留給我們的珍貴歷史遺產之一。“中國歷史上向來十分重視由中央核準死刑案件。在古代(北魏,隋,唐等朝代)曾有死刑復核制度,即判處死刑的案件,在執行前須奏請皇帝批準。明清兩代除十惡不赦的死刑立決案件以外,對其他不立即執行死刑的案件每年秋季要派高級官員會審,這種制度在明代稱為朝審。在清代,復審京師死刑案件稱朝審,復核外省死刑案件稱秋審。會審后的死刑案件最后仍要報皇帝核準”(參見楊*洗等編:《刑事法學大辭書》**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474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