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
1、回避適用的對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
2、適用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是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如鑒定人是本案爭議標的的所有人之一);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這里所指的“其他關系”,是指除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及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親密或仇嫌關系,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如審判人員是案件一方當事人的最親密的朋友)。
3、回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可見我國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應主動退出該案件的審判及其他相關工作;申請回避則是僅屬于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綜上所述就是律霸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我們生活中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是怎樣的一些相關法律知識,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與案件相關的司法人員不能參加該案件的審理,這就是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咨詢律霸網,希望以上資料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土地轉讓的方式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