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申請的,對復議期限沒有做出規定。《刑訴解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被駁回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向檢察院申請的,5日內。《高檢規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決定機關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
向公安機關申請的,5日內。《公安機關刑事程序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后五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五日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人民法院回避復議的期限一般應當在三日內
申請回避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該法條規定了法院作出回避決定的期限,也明確了法院作出復議決定的期限,均為當事人提出申請的三日內,但該法條并沒有明確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期限,只規定了“接到決定時”,因為規定不明,很可能造成法官在適用過程中產生隨意性,也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一是需對“接到決定時”的規定進一步明確。該規定不明給審判實踐帶來困惑。筆者所在法院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一起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對審理該案的審判員申請回避,法院在開庭前作出決定,駁回了當事人的回避申請,但沒有告知當事人應該在什么時間提出復議申請,當事人直到在開庭時才對決定申請復議,法院此時也沒有馬上作出復議決定,被申請回避的審判員因此不停止參與案件的審理,為此,當事人在庭審中不配合進行法庭調查,而是花大量時間在陳述審判員應該回避的事實及理由,導致庭審難以進行。在這過程中,法院的做法都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是從中我們也看到了諸多不合理的地方,導致當事人對法官的不信任,影響了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二是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期限不宜過短,“接到決定時”如果是指當時或者當日,不利于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法院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是經過審查相關證據或者當事人的陳述,查清是否有回避的法定事由之后才做出決定的,因此掌握相關事實是作出決定的前提,當事人想要推翻該決定,必須提交新的證據證明,而要讓當事人在“接到決定時”立刻或當天就拿出新的證據幾乎就不可能,即使當事人當天能提出復議申請,最大的可能就是再次被駁回。因此,對“接到決定時”的理解不應該是當時或者是當日。
三是對“接到決定時”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期限不宜過長。申請回避是訴訟當中的一個程序問題,是否應當回避的相關事實相對與其他問題較容易認定,如果將申請復議的期限設定得過長,不利于提高訴訟效率。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