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是指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出現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情形,依法退出訴訟的一種制度?;乇苤贫仁乾F代訴訟制度的基本原則之一,對于保證審判權的正確行使,確保司法公正,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接下來就跟律霸網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法律常識吧,希望小編能夠幫助到您。
回避制度在法律中是如何定義的
1、回避的主體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回避適用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和執行員。
2、回避事由
審判人員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之間具有特定身份關系、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具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是引起審判人員回避的原因。
審判人員只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均可申請回避:
(1)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2)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3)索取、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報銷費用的;
(4)接受當事人及其受托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索取、接受當事人及其受托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5)有其他不正當行為,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6)是本案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
(7)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8)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9)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
(10)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3、回避的方式及決定權
回避分為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審判人員等根據法律規定,認為其與本案之間具有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主動提出退出該案訴訟的制度。申請回避是指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等具有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情形,有權向法院申請其退出訴訟的制度。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在執行回避制度時,既要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消除其合理懷疑,保證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又要避免和制裁惡意申請回避的行為,確保訴訟的順利進行,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2021-01-02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