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民間借貸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行為,通常情況下進行民間借貸都是向當地的銀行進行的,這樣的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非法集資,因此就有人比較困惑非法集資和銀行借貸有什么關系,就是說銀行民間借貸非法集資兩者之間在法律上是否一樣?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銀行民間借貸非法集資兩者之間在法律上是否一樣?
兩者是有區別的。
1、民間借貸,泛指在國家依法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經濟主體之間的資金借貸活動。民間借貸具有制度層面的合法性,是正規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補充。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
2、根據《關于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二、非法集資六種典型手法
1、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者吸收存款。
2、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另一個是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非法吸收資金。
3、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科技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市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逸。
4、打著“養老”的旗號。有兩個突出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另一個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人投入資金。
5、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以毫無價值或者價格低廉的紀念品、紀念鈔、郵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的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市民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6、假借P2P名義。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款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存款,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如何快速識別
1、看融資合法性
合法的融資應得到有關部門批準。發行股票要得到中國證監會批準,應當在股票交易所交易;銷售保險要得到中國保監會批準獲取代理人資格;發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債券),要得到財政部批準或中國銀監會批準。
2、看宣傳方式
是不是通過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獲取的集資信息,或者親戚朋友同事轉發轉告的信息,包括以各種途徑向市民傳播吸收資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資金的信息向市民擴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如果是,就要格外小心。
3、看經營模式
投資回報有哪些?有沒有實體項目?為什么不向銀行貸款?集資款用在實體經營項目還是投向不明?獲取利潤的途徑是什么?沒有項目或者虛構項目,甚至劣質項目都蘊含著巨大風險,市民要注意。
4、看參與集資主體
是不是誰都可以參與,對不特定對象來者不拒。這個時候,也要小心。
首先小編必須要告訴大家的是銀行民間借貸和非法集資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其次銀行民間借貸是合乎法律的但是非法集資行為是違反法律的規定的。最后如果大家還是對于這個問題有什么疑惑可以咨詢當地律師。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集資房是什么,集資房有房產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