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生效可以分為約定生效?
合同的生效可以分為約定生效,是已經依法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亦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享有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承擔合同中約定的應當履行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一旦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尋求法律保護;合同生效后,對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約束力,第三人(包括單位、個人)均不得對合同當事人進行非法干涉,合同當事人對妨礙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請求法院排除妨害;合同生效后,合同條款成為處理合同糾紛的重要依據。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合同生效是當事人雙方訂立合同實現預期目標必然要追求的結果。
二、合同生效的實施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基礎,并以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為目的,故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后果。
訂立合同的主體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作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自然人作為合同當事人,必須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即作為合同主體的自然人,應該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它們的行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濟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它們的經營范圍內簽訂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2、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為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也是合同生效的核心要素。如果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或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為,或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行為,都將導致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三是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時,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禁止性規定。同時,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此外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合同還應當符合法定形式。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合同發生法律效力普遍應具備的條件。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行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條件。《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具體言之如下:
行為人在締約時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一般情況下發生合同效力肯定是需要雙方當事人約定什么時候發生法律效力,或者是按照法律當中所規定的情節來進行效力的闡釋,比如說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并且意思表示也是真實的所規定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
非法轉租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簽訂合同的時候怎樣審查合同效力
商品房預售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不安抗辯權應承擔什么義務
2021-02-20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