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簽訂合同后,在某些情況下,合同是會無效的。如果當事人發現合同無效,則需要對合同無效進行確認,那么在確認合同無效時,應該怎么計算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呢?人們一般都是通過訴訟的方式來確認合同無效,那么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要如何算呢?對于這些問題,下文中將一一為您展開介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要如何算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規定的”在我國僅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按本條,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都應受時效限制,只不過不同情況下時效期間的長短不同、開始計算的時間不同、是否應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況不同。無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屬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應當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至于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焙贤▽Υ藷o另外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
二、如何訴訟確認合同無效?
第一,法律規定,只有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有權認定(確認合)同無效。
第二,在合同糾紛訴訟中既使訴訟當事人均認為合同有效,法院也有權依職權認定合同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法發[2009]19號會議紀要若干問題的請示之答復》([2009]民二他字第21號)答復:債務人未對不良轉讓合同的效力提出異議,但案件事實和相關證據情況能夠引發人民法院對不良債權轉讓合同效力產生合理懷疑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審查不良債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觀點,合同效力問題是個法律問題而非事實問題,是法院依職權認定的內容,盡管在訴訟中雙方均認為合同有效,法院亦可認定合同無效,這并不違反法定程序。
第三,一般情況下,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主體,只限于合同當事人。但是,惡意串通簽訂合同損害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權提起確認合同無效之訴。
第四,確認合同無效(絕對無效)的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觀點認為,無論從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的性質(實體法上的形成權)還是從無效合同的立法目的進行分析,抑或從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目的角度分析,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都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但是,相對無效合同的撤銷權,當事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要受合同法第55條規定的1年除斥期間的限制。
上文中都有為您詳細進行了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實踐中,如果由于對方的原因而造成合同無效,且因合同無效而給您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您可以提起訴訟,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并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在此過程中,您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據資料,法院才有可能支持您的訴訟請求。如果您不知道具體應該怎么收集證據,不妨咨詢一下合同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的意見。
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包括哪些
擔保合同無效的責任承擔
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還有法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骨折出院多久傷殘鑒定
2020-11-25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