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黑山縣律師 勃利縣律師 友好區律師 忻州律師 東安區律師 翠巒區律師 寧晉縣律師 陽明區律師 新青區律師
當我們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常常會有合同被撤銷的情況。合同被撤銷之后,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當事人是否應該負相關的民事責任?關于合同被撤銷之后,合同的效力的內容,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合同被撤銷之后,合同的效力
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經濟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當事人依據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對方。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對合同無效負有責任的,應當對另一方因合同無效而遭受的損失負賠償責任。本條在此基礎上對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后產生的法律后果作出規定。
另外,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相關責任
在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情形下,當事人仍應負如下幾種民事責任: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后,對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接受該財產的當事人則有返還財產的義務。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就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任何合同關系存在,那么就應該讓雙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恢復到如同沒有訂立合同時的狀態下的情形。而返還財產就是旨在使財產關系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況。所以不論接受財產的一方是否具有過錯,都應當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不過返還財產主要適用于已經作出履行的情況,如果當事人根本就沒有開始履行,或者說財產尚未交付,就不應適用返還財產這一原則。
在無效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中,返還財產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返還財產。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在當事人一方故意違法的情況,即一方故意違法訂立合同的行為,其應當將從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而非故意的一方已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一方以欺詐的方法與對方訂立了合同,那么欺詐方就應當單方返還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而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除此之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一種情況,即合同的一方履行了合同,另一方還沒有履行,則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只存在單方返還的情形。
(2)雙方返還財產。這種情況主要是在合同被撤銷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對合同被撤銷只是由于一方或者雙方有過錯,而并非合同違法,此時雙方均應返還從對方所獲得的財產。比如在因重大誤解而使合同被撤銷情況下,雙方當事人都應返還財產。
對于返還財產這種民事責任,要注意以下幾點:
(l)返還財產的范圍應以對方交付的財產數額為標準予以確定,即使當事人所取得的財產已經減少甚至不存在了,也仍然要承擔返還責任。
(2)如果當事人接受的財產是實物或者貨幣時,原則上應返還原物或者貨幣,不能以貨幣代替實物,或者以實物代替貨幣。(3)如果原物已經毀損滅失,不能返還原物的,如果原物是可替代的物,應以同一種類物返還。
2、折價補償
本條中規定對于“不能返還或者沒有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北緱l規定了以返還財產為恢復原狀的原則,但是在有的情況下,財產是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在此種情況下,為了達到恢復原狀的目的,就應當折價補償對方當事人。不能返還可分為法律上的不能返還和事實上的不能返還。法律上的不能返還,主要是受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即當一方將受領的財產轉讓給第三人,而第三人取得該項財產時在主觀上沒有過錯,不知道或者沒有責任知道該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的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善意第三人就可以不返還該原物,并且該原物也是不可替代的,此時,該當事人就不能返還財產,他就必須依該物在當時的市價折價補償給另一方當事人。事實上的不能,主要是指標的物滅失造成不能返還原物,并且原物又是不可替代的。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應當依據該原物當時的市價進行折價補償。沒有必要返還的,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當事人接受財產是勞務或者利益,在性質上不能恢復原狀的,以當時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以錢款返還;沒有國家規定的價格,以市場價格或同類勞務的報酬標準計算,以錢款返還。
(2)如果一方取得的是使用知識產權而獲得的利益,由于該知識產權是無形的,則該方當事人可以折價補償對方當事人。
3、賠償損失
本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一般都會產生損害賠償的責任。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凡是因合同的無效或者被撤銷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主觀上有故意或者過失的當事人都應當賠償對方的財產損失。
對惡意串通合同后果的規定:
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無效合同。惡意串通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本條是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作出的。
以上就是有關合同被撤銷之后,合同的效力的全部內容,讀過之后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如果合同被撤銷之后雙方互有過錯的,應各自承擔各自的責任;只有一方有過錯的,那么過錯方要返還財產,如果無法返還,就需要折價補償,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無錫律師。
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合同效力中止的定義及其種類有哪些
關于合同效力司法解釋的規定是哪些?該如何進行解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可以實施強制拆遷嗎
2021-02-05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