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在我們生活中用處是十分廣泛的,了解和知道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的相關知識有利于保護合法權益,而生活中應用最佳廣泛的就是在合同的撤銷上。但是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的規定是怎么樣的?下面律霸小編就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整理資料如下。
一、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此外,《民法通則》對重大誤解也作了一些規定,大體構建了我國關于重大誤解的制度體系。但是其中,對于重大誤解的規定都不夠具體,導致實際操作中出現很多的問題。
二、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重大誤解撤銷權人的界定
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對因重大誤解而享有撤銷權的主體規定不明確,由此產生的問題主要有:
1、從法律規定來看,撤銷權的主體是否僅指“因產生重大誤解而受到損害的一方”?對此問題,如果聯系《合同法》第54條第二款的規定的話,就比較明顯了,該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將這兩款對照便不難得出如下結論:該條第一款規定的“當事人一方”絕對只能夠解釋為“雙方當事人的任何一方”而不能解釋為“當事人中因產生重大誤解而受到損害的一方”。
2、如果重大誤解人存在重大過失是否仍然可以享有撤銷權?從大陸法系各國的規定來看,對此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立法例:一是誤解方有過失的,對其撤銷權沒有影響,如德國、瑞士;二是誤解方有重大過失的,則不享有撤銷權,如韓國、日本;三是誤解方有過失的,則喪失撤銷權,如我國臺灣地區。我國法律沒有對此問題作明確規定,理論上也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樣不利于保護無過錯一方當事人的權益及交易的安全,因而應當明確規定,如果表意人具有過錯或重大過失的話,則不得享有撤銷權。我們不認同該觀點。
首先,如果表意人是故意的話,根本不構成誤解,反而可能構成欺詐;而重大誤解的表意人如果不存在輕微過失的話,誤解就不可能發生。
其次,主張表意人有重大過失即喪失撤銷權的觀點無非是認為,因誤解者本人對自己的利益漠不關心,法律就沒有必要保護它。這一觀點,受到許多學者的挑戰,他們認為,當事人即使有過錯,也不影響其要求撤銷或變更合同的權利。之所以如此,除了因其要承擔重大不利后果外,在于法律認為其過錯有可寬宥性。可寬有性在于,一方面重大誤解有時是一方的誤解是由另一方的過錯引起的,既然如此,重大誤解就不應只考慮一方的救濟措施;另一方面,過錯一方要承擔對方因變更、撤銷帶來的損失,重大誤解是要求變更、撤銷合同的理由,并非免責的理由。因此,重大誤解是具有合理性的,與漠不關心難以等同。
最后,從我國目前立法情況來看,由于法律沒有規定撤銷權人的范圍,因此,司法實踐中不宜對該范圍做縮小性解釋。
問題(二):重大誤解與錯誤的關系
近年來,關于錯誤與民事行為效力關系問題的討論逐漸增多。在許多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往往提出,自己簽訂合同時意思表示是不真實的,但通過審查,發現其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形成原因不是由于相對人的惡意行為或相對人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表意人的弱點使之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是因該表意人主觀上的原因而導致的意思表示瑕疵,但卻又不太符合重大誤解的特征。要解決此類疑惑,必須對民法上的錯誤理論有所了解。
錯誤是兩大法系都使用的概念。在大陸法系中,一般將錯誤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1、內容錯誤,即表意人對與民事行為有關的事實所產生的認識錯誤,包括對該行為性質的認識錯誤;
2、動機錯誤,即表意人在形成內心意思的原因、考慮因素或心理基礎方面所存在的錯誤;
3、表示錯誤,即由表意人的意思表示本身所存在的由對其真實意思表述得不準確或有偏差所體現的錯誤;
4、傳達錯誤,即由傳達人因對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傳達不實所形成的錯誤。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對“重大誤解”,的界定,“行為人因對行為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來看,重人誤解屬于內容錯誤但是對于其他三種錯誤,我國相關法律沒有作出規定。有學者認為,可以根據《民法通則》規定的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之一作出推定,表達錯誤、動機錯誤、傳達錯誤因不符合該要件,所以相關民事行為無效。我們認為,這一觀點欠妥因為從國外立法例來看,對因錯誤而為民事行為的效力規定是不同的,但很少有國家將之確定為固定無效的民事行為,剝奪了當事人的選擇權;其次,從法律解釋學的角度來看,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錯誤的效力做這種推定,與立法維護交易安全鼓勵交易的目的也不相符因此,我們認為,我國立法應盡快完善有關錯誤的立法,但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之前,對于重大誤解之外的其他因表意人錯誤認識而為的民事行為,不能類推適用重大誤解民事行為的效力或直接認定為無效,而只能按照其行為的客觀特征,適用其他制度來解決糾紛。
綜上所述,法律對重大誤解的適用要點有一定的界限,而且重大誤解與錯誤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生活中要做到重大誤解的適用是有一定困難的,律霸小編建議大家找專業律師進行相關咨詢,這樣更有利于避免自己的權利的到損害,您可以致電律霸,我們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造成重大誤解合同是否可以變更或撤銷
哪些情況構成重大誤解?
什么是合同訂立重大誤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