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成立條件具體有幾種
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成立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商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
所謂“依法合同成立”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法。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
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法。
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法。
二、合同成立的地點
合同成立的地點和時間常常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根據《合同法》第34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可見,承諾生效地就是合同成立地,由于合同的成立地有可能成為確定法院管轄權及選擇法律的適用等問題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確合同成立的地點十分重要。從原則上說,承諾生效的地點就是合同成立的地點,但也要根據合同為不要式或要式而有所區別。不要式合同應以承諾發生效力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而要式合同則應以完成法定或約定形式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合同法》第35條)。而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對于大部分的合同而言,其實在成立的時候,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的話,那么該合同就是生效的。不過也存在較為特殊的情況,成立是成立,而生效又是另一回事。根據《合同法》中的規定,合同成立需要滿足一些基本的要件,否則的話連成立都談不上,又很談生效之后對當事人利益提供保障呢。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不賠怎么辦
2020-12-04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涉黑要判多久
2021-01-20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