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關于附隨義務的規定有哪些?
附隨義務是指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財產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
雖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通知、說明、協助、保密等附隨義務,但附隨義務具有先天的局限性。
首先是其地位具有“附隨性”。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為依據,不但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權威性較高,是合同關系中的主要義務。然而附隨義務主要存在于判例學說之中。其次是法律效力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它衍生和附隨于法定義務、約定義務,容易被忽視。第三是其內容具有“不確定性”。與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相比,附隨義務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的運行,根據合同目的和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不同的合同關系會產生附隨義務是不確定的;合同運行的不同階段會產生附隨義務亦是不確定的;附隨義務的內容不是統一的、共同的、一般性的,而是特殊的。附隨義務內容的不確定性,加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注意程度,也容易導致履行行為的效率低下。第四是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不明確。附隨義務由于其依據缺乏權威性且內容不確定,故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也相當不明確。依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違反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并有明確的適用情形。但違反附隨義務適用何種原則是不明確的。上述缺陷說明,附隨義務在調整現代合同關系時,平衡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的能力極其有限。
因此,附隨義務只能歸屬于日常生活經驗,而不能將其定位于法定義務群。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只能視案情結合日常生活經驗法則來分析認定交易各方是否守約,而不能直接以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判令其承擔違約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法中對于附隨義務也是有法律的規定,在添加附隨義務的時候一定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標準才能進行添加,這樣才能更好的保保雙方的合法權益,所以,附隨義務并不是想添駕就可以添加的,一切都得按照法律的規定來。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離婚財產
2020-12-14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