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銷合同在市場是以及很多交易中都是會被廣泛的運用,很多的企業和公司以及個人都會經常遇到購銷合同,對于購銷合同法律有著相關規定,那么對于購銷合同金額怎么算?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為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一、購銷合同金額怎么算?
購=銷售成本銷=銷售收入以上兩個數可以從總賬上取數
二、購銷合同金額
購銷合同金額也就是印花稅。
購銷合同印花稅算法: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一條規定,對納稅人以電子形式簽訂的各類應稅憑證按規定征收印花稅。
根據上述規定,對于問題所述電子銷售訂單也同樣需要按銷售合同貼花。
而企業地處北京,具體征收管理還應依據北京市相關規定執行,即:《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關于印花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地稅地[2006]531 號)第一條對納稅人以電子形式簽訂的各類應稅憑證按規定征收印花稅規定,對于以電子形式簽訂的各類印花稅應稅憑證,納稅人應自行編制明細匯總表,明細匯總表的內容應包括:合同編號、合同名稱、簽訂日期、適用稅目、合同所載計稅金額、應納稅額等。納稅人依據匯總明細表的匯總應納稅額,按月以稅收繳款書的方式繳納印花稅,不再貼花完稅。繳納期限為次月的10日內,稅收繳款書的復印件應與明細匯總表一同保存,以備稅務機關檢查。
請企業依據上述規定對電子銷售合同印花稅進行完稅。
2、印花稅核定征收: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印花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4]150號)規定,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和印花稅的稅源特征,為加強印花稅征收管理,納稅人有下列情形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核定納稅人印花稅計稅依據:
(一)未按規定建立印花稅應稅憑證登記簿,或未如實登記和完整保存應稅憑證的;
(二)拒不提供應稅憑證或不如實提供應稅憑證致使計稅依據明顯偏低的;
(三)采用按期匯總繳納辦法的,未按地方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報送匯總繳納印花稅情況報告,經地方稅務機關責令限期報告,逾期仍不報告的或者地方稅務機關在檢查中發現納稅人有未按規定匯總繳納印花稅情況的。
地方稅務機關核定征收印花稅,應向納稅人發放核定征收印花稅通知書,注明核定征收的計稅依據和規定的稅款繳納期限。
對于核定征收印花稅,現在各地均有相關規定,企業地處北京,應按北京市相關規定,即:《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印花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地稅地[2004]256號)附件《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印花稅核定征收管理辦法》第三條中明確規定,凡不能完整地提供應稅憑證及計稅依據或不能按規定設置印花稅應稅憑證登記簿的納稅人,可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請,按照核定征收辦法繳納印花稅。
第四條規定,納稅人申請采用核定辦法繳納印花稅的,須填寫《印花稅核定繳納申請審核表》,報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經主管地方稅務機審核批準后,制作《印花稅核定征收通知書》送達納稅人。
第八條規定,按照核定征收辦法繳納印花稅的納稅人,應按月繳納稅款,并于次月10日前以繳款書形式辦理入庫手續。
第九條規定,按照核定征收方式繳納印花稅的納稅人,對于《印花稅核定征收范圍及比例表》規定以外的其他應稅憑證,仍按現行規定據實完稅貼花。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可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征收印花稅,對于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后的核定征收項目應以繳款書辦理入庫手續,無需購花貼花。但對于核定征收范圍外的其他應稅憑證,仍按現行規定據實貼花。
購銷合同金額相當于是印花稅,印花稅如果沒有特別像稅務局申請相關的業務或者事項,每一個購銷合同都必須要上繳相應的印花稅,保證合同能夠合法奏效。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新鄉律師。
如何申請一般納稅人購銷合同?
可以辦完貸款再簽購銷合同嗎
如何計算購銷合同拖欠貨款的利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