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本身并不能構成不可抗力,但隨后政府出臺的延長春節假期及復工延長通知,屬于不可抗力。
《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包括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所謂自然現象通常是指:水災、旱災、暴風雪、地震等;社會原因引起的,如戰爭、罷工、政府禁令等。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大面積爆發,國務院發布的延長春節假期及各地政府發布的推遲復工通知,普通企業都需要遵守,這屬于政府禁令范疇。因此,對于延長春節及推遲復工屬于不可抗力。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依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具體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